进入秋季节,我们更应该注意预防脑卒中

许多疾病都会受季节影响,脑卒中是秋冬季容易高发的疾病之一。研究显示,气温变化与脑卒中患病风险密切相关,温度每降低1℃,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升高1.13%,脑卒中死亡风险升高1.2%。因此,一旦进入秋冬季节,我们更应该注意预防脑卒中。

什么是脑卒中?

脑卒中又称“中风”,是一组突然起病,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,可大致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。

引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?

引发脑卒中的因素有多种,其中包括年龄遗传、性别等不可变的因素,以及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血脂异常等。

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?

1.控制“三高”

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发生和复发重要的危险因素,控制好血压、血糖、血脂能够降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。

2.戒烟

吸烟及被动吸烟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,吸烟可增加卒中及TIA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,因此戒烟尤为重要。可以通过心理疏导、行为及药物干预等手段进行戒烟。

3.合理饮食

健康膳食结构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发生或复发的风险。有研究结果显示多进食蔬菜水果可降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风险。建议膳食种类应多样化,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,增加食用全谷豆类、水果、蔬菜和低脂奶制品,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。

4.科学活动

日常身体活动缺乏及久坐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,规律进行身体活动并减少久坐时间可有效降低卒中风险。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-4次有氧运动,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,如: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,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。

5.戒酒

饮酒也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,过量饮酒使卒中风险增加。建议戒酒或减少饮酒。对尚未戒酒者,饮酒量应适度,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4g,女性减半。

6.控制体重

肥胖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,对于肥胖或者超重的人,减重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根据个体情况采用多种强化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为策略,以实现体重达标。

温馨提示: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在医生指导下,可考虑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辅助改善微循环,如丹红注射液,但是并非适用于所有脑血管疾病,其使用需根据自身情况严格遵循医嘱。